一、灯管不发光
1、启辉器与基座接触不良或启辉器损坏
可旋转一下启辉器,观察能否发光,如能发光,说明灯管与基座接触不良;如仍不能发光,可用万用表在启辉器的两个触头上测量电压,若有电压(一般应为220V电源电压)为启辉器损坏,应更换启辉器;若无电压,可能是灯管脚接触不良或灯丝烧断。
2、灯管漏气或灯丝烧断
应用万用表检查,或观察荧光粉是否变色;确认灯管已坏可更换新灯管。
3、镇流器线圈断路
应用万用表检查,确认后修理成调换规格合适的镇流器。
4、电源电压过低
可调高电源电压或换上截面较大的导线。
5、新装荧光灯接线错误
检查接线,按电路图正确接线。
6、电路接线松动
应检查接线,使连接线牢靠。
7、灯管座与灯脚接触不良
可转动一下灯管或将灯管座向灯管方向压一压,增加灯座压力,使之接触良好。
8、电子镇流器的电子电路发生故障
应进行修理或更换电子镇流器。
二、灯管两端发光而中间不亮
1、接线错误或灯座灯脚松动
检查线路连接情况或修理灯座。
2、启辉器内电容击穿
若去掉启辉器后用导线连接启辉器底座两触片,灯管能正常发光,应更换启辉器,也可将电容去掉暂时应急使用。
3、镇流器配用规格不合适或接线头松动
按灯管的功率选用相应规格的镇流器或接线头加固,必要时可用烙铁焊锡连接。
4、灯管使用年久
更换新灯管。
5、电源电压过低
应检查电源电压,并调整电压。
6、环境温度过低
应提高环境温度或加保温罩。
7、灯管已慢性漏气
灯管两端发出白炽灯样的红光,灯管中间不亮,但启辉器处不断跳动闪亮,应更换灯管。
三、灯管亮度降低或色彩较差
1、灯管陈旧
更换新灯管。
2、灯管上积垢太多
卸下灯管,清除积垢。
3、电源电压太低或线路电压降太大
调整电压或加粗导线。
4、气温过低或冷风直吹灯管
注意安装位置,避开冷风或加护罩。
四、灯管“跳”但不发亮
1、环境温度过低
管内气体不易分离,往往开灯很久才能跳亮点燃,有时启辉器跳动不止而灯管不能正常发光。应提高环境温度或加保温罩。
2、天气潮湿
应降低湿度。
3、电源电压低于荧光灯最低启动电压
额定电压为220V的灯管最低启动电压为180V,应提高电源电压。
4、镇流器与灯管不配套
应合理选择,使两者配套。
5、启辉器有问题
应及时修复或更换启辉器。
6、灯管老化
应更换灯管。
五、灯光闪烁或光在管内滚动
1、新灯管的暂时现象
开关几次或灯管两端对调装入灯座。
2、灯管质量不好
换一根灯管试一试有无闪烁。
3、镇流器配用规格不符或接线松动
调换合适的镇流器或加固接线。
4、启辉器损坏或接触不良
更换新启辉器,或拨正启辉器底座铜片,使之接触良好,必要时更换。
六、断电后灯管内有余光
1、开关接在零线上
应将开关改接在相线上。
2、开关漏电
应检修或更换开关。
3、启辉器底座积尘受潮
清除启辉器底座和开关上的污垢。
4、安装环境湿度较大
改善荧光灯使用环境的湿度。
5、新灯管暂时现象
开关几次,这种现象或可消除。
七、灯管两端发黑或生黑斑
1、灯管陈旧,寿命将终
更换新灯管即可。
2、启辉器损坏(反复启辉)
加速灯丝发射物质的挥发,应及时更换启辉器。
3、灯管内水银凝结
细灯管常见的现象,灯管工作后即能蒸发,或将灯管旋转180°。
4、镇流器配用不当
应及时更换合适的镇流器。
5、电电压过高或电压波动过大
调整电源电压,提高电压质量。
八、灯管使用寿命较短或两端发红很快变黑
1、电源开关操作频繁
应尽量减少开关次数。
2、启辉器工作不正常,使灯管预热不足
应更换启辉器。
3、镇流器配用不当或质量差,内部短路
应更换镇流器。
4、光灯安装处振动较大
应改变安装位置,减少振动。
5、电源电压过高,使灯管很快变黑
应调整电源电压。
九、发光后立即熄灭或新灯管灯丝烧断
1、接线错误
合上开关,灯管闪亮后立即熄灭。应检查线路,接线。
2、镇流器短路
可用万用表Rx1或Rx10挡测量镇流器电阻值,若比参考值小很多,说明线圈短路,应更换镇流器。
十、镇流器过热
1、镇流器内部线圈短路
更换镇流器。
2、通风散热不好
解决通风散热问题。
3、镇流器容量过小
更换较大容量的镇流器。
4、灯管闪烁时间长或连续使用时间太长
查明并消除灯管闪烁原因,或减少连续使用时间。
